佚名 2020-09-05 07:00
近年来,安徽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弘扬“匠心”精神,烟叶战线跨部门协同抓质量,原料部、技术中心、各卷烟厂原料部工作人员合力促创新,以“适量、适时、适配”的烟叶价值理念,坚持精准采购、精益复烤、精细使用,不断提升原料保障水平。
当前,行业已进入加快建设现代化烟草经济体系、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时期。烟叶原料作为烟草工业企业发展的重要资源,事关品牌发展大局,事关企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安徽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弘扬“匠心”精神,烟叶战线跨部门协同抓质量,原料部、技术中心、各卷烟厂原料部工作人员合力促创新,以“适量、适时、适配”的烟叶价值理念,坚持精准采购、精益复烤、精细使用,不断提升原料保障水平。
精准采购在源头
质量,是品牌发展的生命线,而作为质量保障的关键一环,原料显得尤为重要。要得到优质的原料,必须从源头入手。
“尽管今年皖南地区遭受水灾,但这些样品成熟度好、叶片结构疏松、厚度适中、油分多、色度强,制成的评吸样品焦甜香风格特色彰显较好,尤其是中部烟叶香气特性和口感特性指标表现较好,符合我们的配方需求。”8月21日下午,在安徽皖南烟叶有限责任公司技术中心实验室,安徽中烟技术中心产品研发室主任牛勇对身旁的同事说道。
这是一个由安徽中烟原料部与技术中心联合组成的17人质量评价小组,他们和皖南烟叶公司工作人员一起,顶着烈日前往115户烟农家和7个烟叶收购站,采集了245份烟叶样本,对皖南烟区全区域样品进行系统性评价。
“我们每年在各基地单元定点取样,对不同区域、不同品种的原料进行外观、感官、化学、安全性等方面的分析对比评价,工商研三方共同分析存在的问题,明确基地单元具有的优势和存在的劣势,提出明确的质量改进意见。基地单元烟叶质量逐年稳步提升,为烟叶的有效使用提供了支撑。”安徽中烟原料部烟叶基地主管汪开保告诉记者。
在安徽中烟看来,原料采购源头的精准要落实在产区、品种、质量上。依托“大原料”运行机制,安徽中烟打破部门壁垒,在烟叶采购环节实行倒推机制,由技术中心按品牌发展目标和产品配方设定提出需求,制定基地单元建设规划,原料部通过过程管理落实目标方案,并最终将配方对原料提出的要求落实到基地单元。
目前,安徽中烟规划建设的23个烟叶基地单元中,有21个分布在云、贵、川、湘、闽、皖6个重点产区,基地单元优质产区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基地单元计划烟叶采购量占总采购计划的82.22%。
在品种选择上,安徽中烟根据“黄山”品牌焦甜香特色风格,按配方作用分别对特色原料、质量原料与功能性原料进行品种筛选。其中,自2012年引进的津巴布韦KRK26品种与焦甜香特色风格高度契合,安徽中烟也成为第一家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梁河县建立基地单元的工业企业。
通过多年研究实践,安徽中烟制定了《烟叶原料质量风格特色评价办法》与《“黄山”焦甜香产品烟叶原料质量标准》,形成了一套可量化的原料质量评价体系,以原料等级结构的精准保障了原料采购质量的提升。
精细加工在过程
随着行业烟叶种植规模的调控与卷烟结构的提升,各工业企业迫切需要重点产区高等级结构烟叶。
如何在有限的计划资源条件下,在满足品牌适用性的前提下缓解上等烟不足的问题,实现原料资源最大化应用?在安徽中烟看来,破题之处就在卷烟生产的“第一车间”。
原料打叶复烤的加工环节,是原料从农业标准向工业标准转变的关键一步。自2018年起,安徽中烟原料部与技术中心协作,选取福建三明、湖南郴州、安徽华环等4家复烤企业开展打叶复烤分类分切加工研究,开展不同产区不同叶段理化特性分析和感官评价,为分类分切提供依据。
“我们绘制了一幅‘烟叶质量画像’,将一片烟叶从上到下、从内到外分为16或23块,对每块烟叶都进行理化分析和感官评价,按照分析结果进行分类分切。比如某烟区的C4F中等烟叶,研究分析后发现,它只有叶基部分不符合上等烟叶的理化指标,那么通过切基处理,叶尖部分进入上等烟配方模块,经过检测各项感官理化指标均达标。”安徽中烟技术中心原料研究室主任吴克松告诉记者。
安徽中烟以“C2F等级提质、C3F等级提量”为思路开展的分类分切加工,一定程度缓解了高等级结构烟叶使用压力。近两年来,他们累计分切烟叶近9万担,增加中部上等烟配方模块量1.9万担。分类加工后片烟经化学成分检测和感官质量评吸分析,质量有所提升。
在产能布局方面,安徽中烟将去年复烤加工点从17个调整为9个,优化打叶复烤生产布局,努力推进区域风格特征互补的原料实现集中备货和模块加工。
同时,按照行业要求,安徽中烟制定《原料区域加工中心建设方案》,在安徽华环、福建三明、云南石林3家复烤企业建立区域加工中心,明确原料接收、仓储养护、集中备货、工艺保障、沟通机制等具体事项,开展“四化一保”、提质保香等技术项目研究,促进技术与管理的深度融合。
精心管理在库存
烟叶从收购到使用要经过两到三年的醇化期,这就意味着,储存的时间不足无法使用,时间过久则影响产品质量;储存的量少了无法保障正常生产,量过多则增加成本费用。
在2016年,安徽中烟原料库存水平一度处于高位,库存烟叶年份跨度时间长,结构性矛盾突出。
在行业大力降库存的背景下,安徽中烟如何扭转局面?
“首先根据产品需求,明确最佳醇化期。通过研究实践,我们最终确定整体库存目标水平为30个月左右。对于库存烟叶,我们通过创新使用等,综合施策,持续优化库存结构。”安徽中烟原料部部长王正刚告诉记者。
一方面,安徽中烟通过建成较为完善的原料管理体系和科研体系,确保在库烟叶质量监控实现数据采集移动化、数据分析平台化、数据应用产品化;另一方面,统筹烟叶价值整体规划,优化沟通协作机制,从规模数量、结构优化、质量管控三个维度持续提升烟叶供给价值,从自然醇化、配方使用、综合利用三个维度深度挖掘存量烟叶使用价值。
此外,安徽中烟原料分类加工和配方模块打叶技术体系更趋完善,定制原料加工技术研究有效开展,配方模块加工数量比例达到80%以上,原料使用更趋平衡,原料使用范围更加宽泛,不适用烟叶和滞用烟叶平稳消化使用。
今年6月底,安徽中烟原料库存水平下降为29个月,达到了30个月左右的适宜水平,优化了企业资产运行质量,提前3年超量完成行业烟叶库存调控任务。
“卷烟品牌的高质量发展需要高质量的原料保障做支撑。我们将进一步扎实做精、做优原料工作,以优质的原料保障优质的产品,进而实现在品牌百家争鸣的竞争格局中持续攀登,助推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安徽中烟副总经理宁敏说道。
7点评, 0留言, 0关注